旅游日志
旅游日志:
旅游日志
  • 站在世界“聚首”的长城之巅

    站在世界“聚首”的长城之巅 长城,璀璨的中华瑰宝,以其工程浩大,历史悠久,气势恢弘而著称于世,被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7年就将它列入“世界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项目”。经过专家们长期考证,史越两千年,长逾上万里的长城,以明代长城的修筑工程最为浩大,防御功能最为完备。东起辽宁鸭绿江边,西迄甘肃嘉峪关,长达一万四千多华里的明长城,则以山海关到居庸关最为险峻雄伟。其中又以从密云县古北口到延庆县八达岭这段位于北京地区的长城最坚固雄壮,保存亦最完整,堪称万里长城的精华集萃。

  • 黄河湾·槐花情

    黄河湾·槐花情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最美是咱乾坤湾。细雨霏霏中,来到山西永和县。顾不上放下行李,我们便沿山路蜿蜒而上,当站在半山腰的观光平台上俯瞰乾坤湾第一眼时,一下被她的神奇、壮美震撼了。黄河自巴颜喀拉山出发,一路奔腾不息,穿越晋陕大峡谷时,流经永和县68公里,留下了最美的七道湾。或者说,弯度最大达320度的仙人湾,以及最舒缓平静、最汹涌澎湃、最有传奇故事的七道湾,竟全在永和县境内。“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我默诵着唐刘禹锡的诗句,细数着永和境内自北而南形成的黄河七道湾——英雄湾

  • 金砂红谣

    北方已是寒秋,闽西大地却仍是绿意盈盈,一派葱茏。褪去冗装,一身轻松地在青山绿水间行走,我不由得吟诵出毛泽东同志的诗句:“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读党史,知道大革命失败后的这段时期,在闽西的毛泽东处在艰难困厄中,然而他的诗篇却充满革命豪情,回顾创建中央苏区,打土豪、分田地,他写道:“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古田会议召开后,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走出困境,从龙岩过汀江,渡赣水奔井冈,直到踏上漫漫长征路。旅程虽艰难,红旗猎猎舞。你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你听:“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 一个村子与一本书

    一个村子与一本书一个村子能出一本书吗?能。怀柔区委宣传部编辑出版的《古村河防口》,就给我们带来了这样一份惊喜!说惊喜,并不为过。一是这个村子是我熟悉的“口里第一村”,二是书里的文章大多文笔优美,十分好读,读来有益。让我们打开这本书吧——一道长城,分出了关内关外。怀柔长城有一处重要的关口叫“河防口”,它就处在南北交通“茶马古道”的南段,平原与山区的交界处,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口里第一村”。从这里出关,就是塞外山区了。关口附近的石崖上面,曾留有“吏隐”石刻,文字端庄精美。清初,江南著名才子潘其灿游历

  • 重返谢辛庄

    重返谢辛庄 五月,是谢辛庄柳絮纷飞,小河水涨的时节,我们一帮高中一起下乡插队的同学,终于踏上了回“故乡”之路——重返我们曾经度过“知青”生活的第二故乡顺义谢辛庄。普希金说,忧郁的日子总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便会成为亲切的怀恋。真让老普说对了,1974年,也是这个时节,我们从北京二中高中毕业,来到这个“广阔天地”插队落户,一晃四十年过去了,当回村看看的建议一提出,我们的微信群就开了锅,连续一个多月来热议不断。首先,我们先去谁家?当然是李国臣家。国臣大哥既不是书记也不是队长,而恰恰因是富农的儿子,在那个年

  • 写在黄河入海口

    写在黄河入海口你从唐古拉山发源经历九曲十八弯的奔流你通身的浑黄裹挟着泪水中嘶哑的声吼啊,今天,我来看你我追逐着你的波涛熟悉又陌生地站在东营——黄河入海口看呀,河水比渡船流得急浪花卷起打湿了我的衣袖看哪,你咆哮入海那一刻大海竟是这样的万般温柔东营,是我的故乡呦——我生命的源头涛声似母亲在责问儿呀,为啥你走了这么久未曾忘憨厚似长兄的芦苇常念起俊俏赶小妹的红柳娘是黄河,爹是海儿行千里记心头叫一声妗子喊一声舅听听乡音变了没有喝一壶家乡的高粱酒吧醉了,才好俯在父亲的肩头归来时,我身轻心轻要离去了,大包小包

  • 总有一条小河在心中流淌

    总有一条小河在心中流淌 “立春”的前几天,北京才飘落下今冬的第一场雪。尽管它来迟了,也不是小时候见到的那样晶莹,但纷纷扬扬的雪花,还是给人们带来了欣喜。微信上,各式各样的雪花、雪景在刷屏,有的还配上了音乐——朴树在忧伤地唱着白桦林……雪落无声。不知怎的,我的思绪还是回到了40年前我下乡插队的谢辛庄,想起村旁那条连名字都没有的小河。多少年了,每逢遇到冬天的初雪,我就会想起那条小河。其实,我想不想它,它都在那儿流淌;然而我知道,无论它水清水浊,水缓水急,哪怕有一天它真的断流、消失了,它也还会在我的生命中

  • 豪情过汉江

    豪情过汉江 “儿时梦绕古战场,今伴豪情过汉江。”当我随作家采风团从襄阳机场出来,乘坐大客车在雄伟的汉江大桥上穿过时,胸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这豪情里裹挟着我童年的梦:三国古战场,草庐隆中对,我是平生第一次来到儿时就向往的襄阳古城。豪情当然还有另一层含义:万众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竣工,清甜的汉江水就要源源不断地流向北京,在这个注定不凡的时光节点,我们沿汉水溯源而上,踏寻、见证一个即将实现的中国梦的美丽,怎不叫人心潮激荡!被这激情点燃的,还有已经年过八旬的老作家从维熙。从先生和我们一起拾阶而上,登

共有1页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seo seo